抗擊武漢肺炎最佳藥物現身?《科學》雜志:一種在研抗埃博拉藥物最有希望
武漢肺炎疫情持續(xù)蔓延。截至 1 月 29 日 17 點 08 分,中國確診病例 6078 例,死亡 132 人。
當一種令人恐懼的新病毒出現時,除了研發(fā)新藥物和疫苗之外,科學家還會考慮嘗試現有的抗病毒藥物,說不定能得到好結果。
在 2003 年 SARS 期間,科學家就使用蛋白酶抑制劑降低患者病毒數量,并且蛋白酶抑制劑對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MERS)有效。今天的新型冠狀病毒與 SARS、MERS 病毒一樣,都屬冠狀病毒,因此,科學家推測蛋白酶抑制劑可以降低患者體內的新型冠狀病毒數量。
蛋白酶抑制劑是一種以蛋白酶為靶點的治療艾滋病的藥物。目前,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已經推薦抗艾滋藥物可納入試用范疇。中國科學家正在測試這個抗艾滋藥物方案,以核查其是否能有效對抗新型冠狀病毒。
抗艾滋藥物對抗新型冠狀病毒的信息為公眾所熟知,源于北京大學第一醫(yī)院呼吸和危重癥醫(yī)學科主任王廣發(fā)。王廣發(fā)表示,很多病人一般需要一周多到兩周才能逐漸控制和好轉,而他服用抗艾滋藥物后只用了一天的時間,體溫就降下來了。然而據 1 月 27 日《科學》雜志報道,目前研究尚不能確認抗艾滋藥物的有效性,最有潛力的藥物可能是抗埃博拉病毒藥物瑞德西韋(Remdesivir)。
(來源:Science)
瑞德西韋是美國生物制藥公司吉利德(Gilead)的產品,是該公司在 2014 年與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以及美國陸軍傳染病醫(yī)學研究所合作開發(fā)的。這款藥還在埃博拉病毒感染的臨床治療研究階段,目前并無上市。
最具潛力的藥物
瑞德西韋(RDV)是 RNA 聚合酶抑制劑,一款新型核苷類似物抗病毒藥物,可以通過抑制病毒核酸合成抗病毒。該藥主要作為埃博拉病毒的試驗藥物進行研究,目前已經完成III期臨床試驗。隨后研究發(fā)現,該藥的效果不限于埃博拉病毒這類的絲狀病毒,對于冠狀病毒等多種病毒也有抑制效果。
據復旦大學附屬上海市公共衛(wèi)生臨床中心黨委書記盧洪洲教授在其所在的臨床中心微信公眾號的文章介紹,通過對人肺上皮細胞進行冠狀病毒培養(yǎng),發(fā)現瑞德西韋具有強效的抗病毒療效,對于 MERS 病毒和 SARS 病毒,其有效性遠高于抗艾滋藥物克力芝。動物實驗表明,預防性和早期使用瑞德西韋能夠明顯降低 SARS 病毒和 MERS 病毒感染小鼠的肺組織病毒負荷水平,同時改善肺功能、緩解癥狀。
進一步的研究發(fā)現,與克力芝聯(lián)合干擾素相比,瑞德西韋在體外細胞培養(yǎng)以及動物實驗中的表現都要更優(yōu),并且是唯一能夠改善肺組織病理損傷的治療藥物。
科學家推測,瑞德西韋可能有助于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盧洪洲認為,從目前的研究數據看,瑞德西韋可能是最具潛力的抗新型冠狀病毒藥物。不過其在人體內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還沒有相關研究。
據《科學》雜志,一直從事冠狀病毒研究的范德比爾特大學病毒學家馬克·丹尼森(Mark Denison)說,“瑞德西韋在測試中對每種冠狀病毒都有效,我不信它會對新型冠狀病毒無效?!?/p>
圖丨新冠病毒致病速度(來源:Lancet )
丹尼森的看法是,無論哪種藥物,如果在感染后立即用藥就可能有更好的收益。在降低體內病毒負荷方面,瑞德西韋表現優(yōu)秀。只是許多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常常在癥狀加重時才會就醫(yī)。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wèi)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袁國勇也認為,瑞德西韋是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最有前景的藥物,只是這款藥物在中國大陸和香港地區(qū)都還沒有。
抗艾滋藥物只是試用,有效性尚存疑
鑒于瑞德西韋尚在研究階段而沒有上市,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 1 月 27 日頒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中,指出洛匹那韋/利托那韋方案可試用于新型冠狀病毒的抗病毒治療。
該方案稱:可試用 α-干擾素霧化吸入(成人每次 500 萬 U,加入滅菌注射用水 2ml,每日 2 次);洛匹那韋/利托那韋(200 mg/50 mg,每粒)每次 2 粒,每日二次。
生物醫(yī)藥公司艾伯維(AbbVie)已經向中國捐贈了價值 200 萬美元的該藥物組合產品。
洛匹那韋和利托那韋這兩個藥的復方制劑名為克力芝。按照盧洪洲的說法,克力芝是艾滋病專科醫(yī)生的老朋友了,臨床上克力芝聯(lián)合其他抗 HIV 藥物一起構成治療艾滋病的“雞尾酒療法”。
克力芝的主要成分是洛匹那韋(lopinavir),是一種抗逆轉錄蛋白酶抑制劑,在與 HIV 蛋白酶催化部位結合后,可抑制病毒多蛋白前體分裂,其產生的病毒顆粒則不成熟且無傳染性。低劑量的利托那韋可提高洛匹那韋的血藥濃度,這也是洛匹那韋通常和利托那韋聯(lián)合使用的原因。SARS 疫情爆發(fā)時,香港科學家曾使用克力芝聯(lián)合利巴韋林治療 SARS 患者。
1 月 23 日,之前被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王廣發(fā)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表示,克力芝對他很有效,服用后只用了一天體溫就好轉。不過他強調說,這只是他的個例,目前還不清楚對其他病患是否有效。
1 月 25 日,賓夕法尼亞大學醫(yī)學院病理及實驗醫(yī)藥系研究副教授張洪濤在接受時代周報采訪時表示,使用“洛匹那韋/利托那韋”對新型肺炎進行抗病毒治療,“是合理的但也是冒險的”。
1 月 26 日,盧洪洲在接受《經濟觀察網》采訪時表示,艾滋病治療藥物洛匹那韋/利托那韋片已用于上海市的新型肺炎確診病例的治療,“臨床觀察有效果,但這只是一個初步結論,我們還要做更多的觀察?!?/p>
《科學》雜志這篇發(fā)表于 1 月 27 日的報道稱,對于這種新型冠狀病毒 2019-nCoV,研究人員已經在嘗試抗艾滋藥物以及尚未上市的抗埃博拉病毒藥物。
圖丨1月24日,國家病原微生物資源庫發(fā)布了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成功分離的我國第一株病毒毒種信息及其電鏡照片、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引物和探針序列等國內首次發(fā)布的重要權威信息,并提供共享服務(來源: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
在武漢金銀潭醫(yī)院,科學家已經用抗艾滋藥物對 41 名患者進行了試驗,其藥物方案正是洛匹那韋和利托那韋的藥物組合。
這項研究已經發(fā)表在了 1 月 24 日的《柳葉刀》雜志上。論文作者稱,有證據顯示該療法有效。因為2004年的研究顯示,該藥物療法對 SARS 有臨床收益。SARS 和新型肺炎病毒同屬于冠狀病毒。
《科學》雜志指出,在這篇在線發(fā)表的有關 2019 新型冠狀病毒論文中,只是 41 名患者的研究,并未采用臨床試驗金標準,即隨機雙盲對照試驗,也沒有安慰劑試驗組。研究只是與曾接受洛匹那韋/利托那韋與利巴韋林的 SARS 患者治療進行了比較,后者在早期僅用了利巴韋林。后者英文名 Ribavirin,俗稱病毒唑,是一種抗病毒藥,適用于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肺炎與支氣管炎,皮膚皰疹病毒感染。
然而全球在 2004 年之后就沒有 SARS 發(fā)生了,那么這種比較研究就顯得牽強。
寄望抑制劑
在《財新》的報道中,袁國勇表示,蛋白酶抑制劑的效用要比激素治療效果好。雖然激素治療能將炎癥反應控制住,發(fā)燒得到了抑制,但很多時候病人會保持衰弱狀態(tài)。
蛋白酶抑制劑可與病毒蛋白酶催化基因結合,從而抑制酶活性,導致蛋白前體不能裂解,病毒就不會成熟具備感染性。
蛋白酶抑制劑還用于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的臨床測試,這是 2012 年 9 月在沙特阿拉伯首先發(fā)現的由冠狀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沙特阿拉伯正在進行洛匹那韋/利托那韋加重組人干擾素 beta-1b 的聯(lián)合治療,beta-1b 可增強免疫反應。不過,《科學》雜志指出,相對于 SARS 病毒,MERS 病毒在進化樹上距離新型冠狀病毒更遠,那么其臨床研究的借鑒價值也就更少。
在《科學》雜志的報道中,袁國勇稱,香港科學家已經在測試洛匹那韋/利托那韋加干擾素 beta-1b 的聯(lián)合治療方案。截至 1 月 29 日,香港地區(qū)已經有 8 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確診。
還有其他消息。德國呂貝克大學生化教授、冠狀病毒研究專家羅爾夫·希根費爾德( Rolf Hilgenfeld )前往中國帶來了冠狀病毒抑制劑。只是這款正在試驗中的抑制劑并非針對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研發(fā)。
如果要寄希望于科學家口中最有潛力的瑞德西韋,就需要吉利德公司的援手。這是一家以研究為基礎,從事藥品開發(fā)和銷售的生物制藥公司,其產品領域主要包括艾滋病、肝臟疾病、癌癥、炎癥和呼吸系統(tǒng)疾病以及心血管疾病。
瑞德西韋為在研藥物,尚未在全球任何地方獲得許可或批準。吉利德表示,正在與美國和中國的研究人員和臨床醫(yī)生就武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爆發(fā)進行積極的溝通,并討論使用在研藥物瑞德西韋進行治療的可能性。包括與監(jiān)管機構合作在內的后續(xù)計劃也在進行中。
該公司承諾,將在適當的情況下提供該藥,用于同情用藥及對照的臨床試驗,以支持有效及時地應對類似埃博拉病毒、其他絲狀病毒和病毒病原體感染等全球范圍內的病毒感染疫情。
來源:MIT科技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