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制備出非金屬基癌癥診療試劑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科學中心研究員王輝、林文楚等在非金屬癌癥診療一體化試劑研究中取得新進展,通過一步溶劑熱法原位制備出多功能二元復合物癌癥診療劑——石墨烯氮化碳量子點嵌入的碳納米片(graphitic carbon nitride quantum dots embedded in carbon nanosheets,CNQD-CN)。
非金屬多功能納米材料在癌癥的診療一體化應用中具有應用前景。優(yōu)異的光致熒光、光熱轉換及光動力學等性質使石墨化氮化碳量子點與二維碳基納米材料的結合可能實現(xiàn)成像導向的癌癥復合治療。然而,目前報道的相關材料制備過程涉及多個反應前驅體、復雜的合成過程以及弱相互作用等缺點,限制非金屬復合納米材料的可重復性及大規(guī)模生產。
研究人員在不加催化劑及其他有機前驅體的情況下,利用甲酰胺為單一前驅體,通過高溫碳化獲得大規(guī)模CNQD-CN。研究發(fā)現(xiàn),CNQD-CN 展現(xiàn)出良好的近紅外熒光成像功能和pH響應性抗癌藥物釋放,其不僅可用作光熱試劑,實現(xiàn)近紅外輻射的癌癥光熱治療和改善型的藥物化療;還可作為光動力學試劑,實現(xiàn)近紅外輻射的單線態(tài)氧產生及光動力學治療。
相關研究成果以Graphitic Carbon Nitride Quantum Dots Embedded in Carbon Nanosheets for Near-Infrared Imaging-Guided Combined Photo-Chemotherapy為題,發(fā)表在《美國化學會-納米》(ACS Nano)上。王輝和林文楚為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研究工作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合肥研究院啟動基金、合肥大科學中心協(xié)同創(chuàng)新培育基金等的資助,部分研究成果得到強磁場安徽省實驗室和雜化材料結構與功能調控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的支持。
CNQD-CN用于近紅外成像導向的癌癥復合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