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化癌癥疫苗在晚期腎癌患者中的臨床試驗取得突破性進展
根據(jù)Dana-Farber癌癥研究所的最新報告,在一項針對III期或IV期透明細胞腎癌(腎癌一種類型)患者的臨床試驗中,所有九名接受治療的患者在接受個性化癌癥疫苗治療后,均成功產(chǎn)生了抗癌免疫反應。
該研究表明,疫苗在手術切除腫瘤后進行接種,旨在訓練患者的免疫系統(tǒng)識別并消除體內(nèi)殘留的腫瘤細胞。數(shù)據(jù)顯示,在研究截止時(中位隨訪34.7個月),所有患者仍未出現(xiàn)癌癥復發(fā)。
這一階段I的臨床試驗結果已在《自然》雜志上發(fā)表。
研究的共同資深作者及共同首席研究員、Dana-Farber癌癥研究所泌尿腫瘤學中心主任Toni Choueiri博士表示:“我們對這一結果感到非常興奮,這表明九名腎癌患者均表現(xiàn)出非常積極的免疫反應?!?/p>
另一位共同資深作者、Dana-Farber癌癥研究所干細胞移植與細胞治療科主任、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布羅德研究所成員Catherine Wu博士表示:“這項研究得益于我們NeoVax團隊、布羅德研究所以及Dana-Farber泌尿腫瘤學中心的緊密合作,我們?yōu)槟軋蟾孢@一結果感到非常高興?!?/p>
Dana-Farber癌癥研究所癌癥疫苗中心主任Patrick Ott博士以及癌癥疫苗中心的免疫學家Derin Keskin博士也是本研究的共同資深作者。
這項臨床試驗的標準治療方法通常包括手術切除腫瘤,隨后使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帕博利珠單抗(pembrolizumab)進行免疫治療,旨在誘導免疫反應,減少癌癥復發(fā)的風險。然而,約三分之二的患者仍會復發(fā),且治療選擇有限。
Choueiri博士指出:“III期或IV期的腎癌患者復發(fā)風險很高,目前我們用來降低這一風險的治療手段并不完美,因此我們不斷尋求新的解決方案?!?/p>
在這項由研究者主導的臨床試驗中,研究團隊為九名III期或IV期透明細胞腎癌患者在手術后接種了個性化癌癥疫苗。五名患者還同時接受了伊匹單抗(ipilimumab)聯(lián)合疫苗治療。
這些個性化疫苗是根據(jù)每位患者的腫瘤組織量身定制的,旨在識別患者腫瘤中的特定分子特征。這些特征被稱為新抗原(neoantigens),它們是腫瘤細胞中突變蛋白的小片段,而這些突變在正常細胞中并不存在。
研究團隊通過預測算法,篩選出哪些新抗原最有可能引發(fā)免疫反應,從而設計出最適合的疫苗。疫苗經(jīng)過制造后,將通過一系列初始劑量以及兩次加強劑量進行接種。
Braun博士表示:“這種方法與傳統(tǒng)的腎癌疫苗嘗試有顯著不同,我們挑選的目標是癌癥特有的,與身體的正常部分不同,從而有效引導免疫系統(tǒng)攻擊腫瘤。”
研究表明,這種個性化疫苗能夠有效激發(fā)免疫反應,在短短三周內(nèi),疫苗引發(fā)的T細胞數(shù)量增加了166倍,且這些T細胞在體內(nèi)保持高水平長達三年之久。體外研究還顯示,疫苗誘導的T細胞能夠識別并攻擊患者自身的腫瘤細胞。
Ott博士指出:“我們觀察到,疫苗導致的T細胞克隆在短期內(nèi)迅速擴大,這些結果證明了在低突變負荷的腫瘤中開發(fā)個性化新抗原疫苗的可行性,盡管仍需要更大規(guī)模的研究來全面了解這種方法的臨床療效。”
盡管有些患者在注射部位出現(xiàn)局部反應,部分患者還出現(xiàn)類似流感的癥狀,但并未報告出現(xiàn)更嚴重的副作用。
Choueiri博士補充道:“該疫苗靶向的新抗原有助于將免疫反應引導至癌細胞,從而提高靶向效果并減少非靶向免疫毒性?!?/p>
該研究首次開始于八年前,當時尚不清楚這種方法是否能在腎癌患者中奏效。雖然已有研究顯示此方法在黑色素瘤中具有潛力,但由于黑色素瘤突變更多,潛在的新抗原也更多,腎癌相對較少的突變使得疫苗制造過程更具挑戰(zhàn)性。
目前,研究團隊正在進行更大規(guī)模的臨床試驗,進一步驗證疫苗的效果,并探索其潛力。一項多中心國際隨機臨床試驗正在進行,類似的新抗原靶向個性化癌癥疫苗將與免疫療法帕博利珠單抗聯(lián)合使用,試驗編號為NCT06307431。
這項研究為腎癌治療帶來了新的希望,未來可能為該類患者提供更為有效的免疫治療方案。
參考文獻:Catherine Wu, A neoantigen vaccine generates antitumour immunity in renal cell carcinoma,?Nature?(2025).?DOI: 10.1038/s41586-024-08507-5
編輯:周敏
排版:李麗


本文系作者 @TIMEDOO 原創(chuàng)發(fā)布在 肽度TIMEDOO。未經(jīng)許可,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