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葉刀·HIV》研究:國際援助削減或致數百萬新增HIV感染與死亡
近日,《柳葉刀·HIV》期刊發(fā)表的一項最新建模研究警示,國際社會對HIV預防和治療項目的資金大幅削減,可能帶來災難性后果。研究估算,2025年至2030年間,如果包括美國、英國在內的五個主要捐助國未能緩解援助削減,全球可能會新增440萬至1080萬例HIV感染,并導致77萬至290萬名兒童及成人因HIV相關疾病死亡。
撒哈拉以南非洲和高危人群首當其沖
研究指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qū)及本已面臨較高HIV感染風險的邊緣化群體將成為最大受害者。其中,包括注射毒品者、性工作者、男男性行為者(MSM)及兒童等群體的感染風險將顯著上升。
長期以來,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LMICs)對國際資金依賴度較高,自2015年以來,國際捐助者提供了這些國家約40%的HIV防治資金。其中,美國、英國、法國、德國和荷蘭五國貢獻了90%以上的國際HIV援助。
然而,這些國家近期紛紛宣布削減對外援助,預計到2026年,全球HIV國際資金將減少24%。特別是美國政府作為全球最大的援助國,提供了近73%的對外HIV援助,但已于2025年1月20日暫停所有對外援助(少數例外),并啟動為期90天的審查。
PEPFAR削減或將逆轉全球抗HIV進展
包括美國“總統(tǒng)抗艾滋病緊急救援計劃(PEPFAR)”在內的援助項目,為HIV防治提供關鍵支持。這些項目資助了抗逆轉錄病毒治療(ART)、HIV檢測、實驗室檢測、衛(wèi)生系統(tǒng)建設、醫(yī)療人員培訓等服務,并整合了結核病防治、母嬰健康等綜合醫(yī)療服務,改善整體健康狀況。
研究聯(lián)合負責人、**澳大利亞伯內特研究所(Burnet Institute)**的Debra ten Brink博士表示:“美國一直是全球HIV防治的最大貢獻者,但目前對PEPFAR及其他援助項目的削減,已對抗逆轉錄病毒治療、HIV檢測等關鍵服務造成干擾。如果其他捐助國也減少資金投入,我們過去幾十年的抗HIV成果可能被徹底摧毀?!?/p>
另一位聯(lián)合負責人Rowan Martin-Hughes博士補充道:“撒哈拉以南非洲的防治工作,尤其是安全套分發(fā)、暴露前預防(PrEP)等預防措施,將首當其沖被削減。此外,檢測和治療的中斷,可能引發(fā)新一輪HIV感染激增,特別是在母嬰阻斷及兒童HIV死亡率下降方面的成功經驗,可能會被徹底顛覆?!?/p>
資金減少或讓HIV疫情回到2010年水平
研究團隊構建了涵蓋26個國家的數學模型,以評估國際援助減少的潛在影響。結果顯示,如果當前削減趨勢持續(xù),到2030年全球可能新增440萬至1080萬例HIV感染,高危人群感染率將是當前的1.3至6倍;HIV相關死亡病例可能增加77萬至290萬例。
研究強調,即使削減后資金在1至2年內恢復,新增HIV感染人數仍可能穩(wěn)定在2020年的水平,這意味著全球防治進程將倒退20至30年。
研究作者Nick Scott博士表示:“各國需要盡快制定創(chuàng)新性、可持續(xù)的HIV防治融資方案,并將HIV防治工作納入整體醫(yī)療體系。但這一過程并非一蹴而就,必須進行長期規(guī)劃。我們的研究凸顯了國際合作和投資在維持HIV防治進展中的關鍵作用?!?/p>
未來或需優(yōu)化預算,重點保護高效干預措施
研究團隊指出,該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例如全球援助政策的不確定性,尚無法預測各國是否會繼續(xù)削減援助,PEPFAR未來走向如何,或各國是否會采取更多本土融資措施。此外,研究基于26國數據推算全球情況,可能未能完全代表所有地區(qū)和受PEPFAR資助國家的真實情況。
研究團隊警告,當前估算的影響可能仍被低估,尤其在撒哈拉以南非洲,HIV防治資金的減少還可能帶來更廣泛的醫(yī)療供應鏈斷裂、醫(yī)療人力短缺、整體衛(wèi)生系統(tǒng)受損等連鎖反應。
未來研究應進一步探討如何在資金受限的情況下,優(yōu)化預算分配,優(yōu)先保障最有效的HIV預防、檢測及治療干預措施,以減少損害,維護全球HIV防治成果。
參考文獻:Impact of an international HIV funding crisis on HIV infections and mortality in low-income and middle-income countries: a modelling study,?The Lancet HIV?(2025).?DOI: 10.1016/S2352-3018(25)00074-8
編輯:王洪
排版:李麗


本文系作者 @TIMEDOO 原創(chuàng)發(fā)布在 肽度TIMEDOO。未經許可,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