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深圳)舒躍龍教授研究團隊在Science發(fā)表H7N9禽流感研究新成果
2013年春,舒躍龍教授團隊在國際上首次報道一種新型重配低致病性H7N9禽流感病毒(Low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A(H7N9) virus,LPAI H7N9)可導致人的感染和死亡(NEJM 2013)。H7N9禽流感病毒在人群中共造成了五波流行,導致我國內(nèi)地1537人感染,其中612例死亡,病死率約39.8%。流行病學研究證明活禽市場和家禽暴露是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主要風險因素,但H7N9禽流感病例中,職業(yè)暴露人群(與家禽養(yǎng)殖、運輸以及銷售等有關的從業(yè)人員)只占總確診人數(shù)的7%。那么,相同暴露條件下,為何只有很少的人會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而大部分人則不被感染,仍是未解之謎。
抗粘液病毒基因(Myxovirus resistant, Mx)是最早發(fā)現(xiàn)的干擾素誘導的抗病毒基因之一,人MX1基因可編碼人抗黏液病毒蛋白A(Human myxovirus resistance protein A, MxA),MxA蛋白屬于動態(tài)蛋白超家族的一類大分子GTPase,對多種RNA病毒和DNA病毒具有抗病毒作用,包括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等。進一步的研究結果表明,H7N9禽流感病例中共發(fā)現(xiàn)了17個MX1稀有變異,包括15個錯義突變、1個無義突變和1個剪切位點突變。體外實驗驗證表明,其中14個變異會影響蛋白功能。流感聚合酶活性實驗及病毒感染實驗表明,這14個攜帶突變的MxA蛋白不僅失去對H7N9禽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也失去對H7N7和H5N1禽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同時也失去對pdmH1N1流感的抑制作用。經(jīng)過一代測序驗證,H7N9病例攜帶的MX1 稀有突變?nèi)繛殡s合突變,那么野生型MxA是否在體內(nèi)繼續(xù)發(fā)揮抗病毒作用呢?研究團隊進一步開展了MxA突變體對野生型MxA的顯性負效應研究,結果表明有12個失去抗病毒活性的MxA突變體對野生型MxA具有顯性負效應,說明MX1雜合子不受保護。這項研究首次發(fā)現(xiàn)與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風險增加相關的MX1基因變異,進一步通過體外實驗驗證,MX1基因稀有變異可以增加人感染禽流感病毒風險。研究結果首次解釋了相同暴露條件下,為何只有一小部分人會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這一流行病學現(xiàn)象,同時這些變異均為稀有變異,在人群中的變異頻率小于0.5%,間接提示H7N9禽流感病毒目前導致流感大流行的風險較低;研究結果也為將來可能的高危人群監(jiān)測提供了科學依據(jù),進一步推動傳染病精準防控。

H7N9禽流感病例中發(fā)現(xiàn)的MX1稀有變異示意圖
論文鏈接: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73/6557/918
來源:中山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


本文系作者 @TIMEDOO 原創(chuàng)發(fā)布在 肽度TIMEDOO。未經(jīng)許可,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