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學者首次發(fā)現(xiàn)胰腺癌潛在生物標志物
胰腺癌是全世界最致命的實體瘤。大多數(shù)胰腺癌患者的預后效果差。盡管近幾十年來這種破壞性疾病的綜合治療取得了很大進展,但因缺乏有效的生物標志物導致預后不良。
近日,青島大學周巖冰團隊在《癌癥分子學》雜志在線發(fā)表題為《TIPE3是胰腺癌中通過升高RAC1促進腫瘤進展的預后生物標志物》的研究論文,該研究表明TIPE3 (Tumor necrosis factor-α-induced protein 8 like-protein 3) 可能作為胰腺癌的生物標志物和分子靶點用于治療胰腺癌。
當前,手術切除仍然是治療胰腺癌的主要方法。然而,近70%-80%的胰腺癌患者被診斷為晚期或局部晚期,而切除腫瘤根治的可能性僅為8%-12%。此外,根據(jù)切除來預測預后是非常困難的。因此,探索能夠預測胰腺癌患者預后效果的新型生物標志物具有關鍵臨床價值。
記者了解到,TNFAIP8(腫瘤壞死因子-α 誘導蛋白8,或TIPE)家族是腫瘤發(fā)生的關鍵調(diào)節(jié)因子。腫瘤壞死因子-α誘導的蛋白8樣蛋白3(TIPE3)是TIPE家族中最新描述的成員,與TIPE家族的其他成員具有高度的結構同源性。TIPE3被鑒定為一種脂質(zhì)轉移蛋白,可直接與 PtdIns (4, 5) P2 (PIP2) 相互作用。TIPE3主要存在于具有分泌功能的上皮細胞中,在細胞凋亡、細胞增殖和信號轉導中起關鍵作用。據(jù)報道,TIPE3作為第二信使轉運蛋白,參與了多種腫瘤的發(fā)生。
該研究分析了171名正常個體和179名胰腺癌患者,對他們TIPE3 mRNA的表達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與正常組織相比,胰腺癌組織中TIPE3 mRNA顯著升高?;仡櫺躁犃兄?188 個胰腺癌組織標本的IHC結果也表明,TIPE3在胰腺癌組織中的表達增加。
之前的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使用回顧性隊列和列線圖分析TIPE3與胰腺癌的預后密切相關。該研究使用由66名胰腺癌患者組成的前瞻性隊列進一步研究了TIPE3表達在胰腺癌中的表達和臨床意義。團隊研究發(fā)現(xiàn),TIPE3在腫瘤組織中的表達也升高,TIPE3 表達升高也與淋巴結轉移有關。然后,團隊進行單變量和多變量分析,發(fā)現(xiàn)腫瘤分化差和TIPE3水平高與較差的生存率密切相關。值得注意的是,TIPE3 的高表達也被確定為前瞻性隊列中胰腺癌患者的獨立預后因素。
此外,團隊觀察到所有8種胰腺癌細胞AsPC-1、MIA PaCa-2、CFPAC-1、PANC-1、BxPC-3、Capan-1、Patu-8988 和 SW-1990,都表現(xiàn)出中到高的 TIPE3 表達。具體而言,團隊選擇了兩種具有最高 TIPE3 表達的細胞系,即AsPC-1 和 PANC-1,通過慢病毒轉染 TIPE3-shRNA 進行基因敲低實驗。實驗證明了敲低和過表達效率。通過CCK-8法和Transwell法評價TIPE3對腫瘤細胞惡性行為的影響。結果表明,TIPE3 沉默減弱了胰腺癌細胞的增殖、遷移和侵襲能力,而TIPE3過表達后胰腺癌細胞的增殖、遷移和侵襲能力增強,該結果表明TIPE3促進胰腺癌的進展。
已有研究表明,RAC1可參與腫瘤進展,尤其是胰腺癌的轉移,TIPE家族的其他成員通過與RAC1的相互作用發(fā)揮作用。研究團隊在此基礎上發(fā)現(xiàn)RAC1 表達也與異種移植腫瘤組織中的 TIPE3 表達密切相關。這些結果表明TIPE3促進了胰腺癌中RAC1的表達。
周巖冰團隊的研究使用追溯和前瞻性收集的胰腺癌患者隊列,首次發(fā)現(xiàn)TIPE3通過上調(diào)RAC1 發(fā)揮作用,以及TIPE3對于促進腫瘤進展和轉移至關重要。該研究提出了用于胰腺癌患者風險分層和預后預測的潛在生物標志物,提示TIPE3有望成為治療胰腺癌的靶點。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186/s12943-022-01626-5
來源:《癌癥分子學》


本文系作者 @TIMEDOO 原創(chuàng)發(fā)布在 肽度TIMEDOO。未經(jīng)許可,禁止轉載。